tiffany比弗利中心店
估計很多人跟我一樣,第一次聽說 Tiffany 是因為奧黛麗赫本 1961 年的電影《蒂芙尼的早餐》(Breakfast at Tiffany's)。這是一部如假包換的愛情經典,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女主角每天都會跑去珠寶店的櫥窗前享用早餐。對她來說,這個賣珠寶的店鋪,是一個 " 沒有憂愁的地方 "。每天的這個儀式,莫名讓人覺得既好玩又心酸。
電影里最經典的一幕是,男女主人公終于一起走進蒂芙尼,店員熱情地上前,問兩人想買點什么,拮據的保羅有些尷尬,因為他全身上下只能掏出十刀,但店員卻毫不在意,繼續熱情地表示,這個預算他推薦一個銀質的電話撥號器,還可以給他自己帶來的戒指提供刻字服務。多么感人的服務,這一幕簡直就是品牌文化大硬廣??!
但讓人意外的是,雖然品牌明晃晃地植入在了片名里,但他們并沒有投資這部電影,僅僅是提供了場地贊助。當然這也不容易,畢竟是 Tiffany 第一次在周日營業,就專門為了電影的拍攝。Tiffany 當天據說還派了長達 40 米的武裝警衛來防火防盜,算是勞心費力。
紐約的第五大道旗艦店正是《蒂芙尼的早餐》里赫本去的那一間。品牌的第一間店其實在紐約百老匯 259 號,1837 年 9 月 14 日隆重開業。
但人氣最旺的,始終要數 1940 年開張的第五大道旗艦店。優雅的外墻鋪鑲石灰石、花崗巖和大理石,宏偉的正門上方著名的 Atlas 大鐘,都吸引了不知道多少人一下飛機就趕往這里朝拜。
時至今日,Tiffany 藍已經成為一種辨識度超高的品牌專屬色。市面上不乏 Tiffany 藍的手鐲、包包、各種物件 ~ 大家肯定注意到我一貫特別喜歡用的標題色,也是和它無限接近(這已經是我在后臺編輯器上能找到的最接近的了)。
這種充滿魔力的藍色是怎么來的呢?——源自于美國一種知更鳥蛋的顏色,即 Robin's egg blue。在西方傳說中,知更鳥是浪漫與幸福的象征,代表有情人終成眷屬。
早在 19 世紀的維多利亞時代,這種藍色就被視為優雅與高貴的象征,據說蒂芙尼公司之所以選擇這種顏色,是為了創造一種 " 顏色 " 來詮釋愛。
tiffany比弗利中心店位于大樓第六層的Bloomingdale’s側庭。這里不但有細致的私人導購服務,更有購買單品即可得到的清潔與修理服務。